根据 2017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,中国城市新居室内的甲醛浓度在 0.18 mg/m?,超出了卫生部公布的国家标准(0.10 mg/m?)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我国新装住宅空气质量抽检甲醛平均超标率达 70%至 80% 。可以说甲醛超标在中国家庭是很普遍的情况,尤其是刚装修的房子里。
为何甲醛问题如此严重?因为装修的油漆,家具粘合的胶水,甚至身上穿的衣服都可能含有甲醛。但不少人对甲醛还存在认知的误区。比如:
【误区1】新房子通风一个月没闻到气味就觉得没有甲醛了。
根据研究表明,甲醛的释放期可达 15 年之久,这和你的装修用料,家具的品质密切相关。有研究表明,室内温度、湿度、通风等也都会影响甲醛散发,甲醛在 19 °C 时便开始从家具和板材里游离出来, 温度每提高 8 °C,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将提高一倍;湿度每增加 12%,甲醛释放量增加 15% 左右。
【误区2】用环保及材料装修就没有甲醛
现在很多家具或者装修材料都会宣称自己无甲醛,但这个“无甲醛”是在相关规定的材料单位体积甲醛含量达标,并不代表实际所用的材料重量能保证甲醛达标。
【误区3】养种植物可以吸收甲醛
很多人会在家养植物来吸收甲醛,如吊兰、龙舌兰、常春藤等,这些绿植的确有一定的吸收作用,但净化能力十分微弱,而且吸饱了也不会再吸。除非家里种满绿植,否则靠绿植净化甲醛是杯水车薪。